石碧院士团队运用德尔菲法调查分析制革过程的恶臭来源
点击数:10862024-09-25 09:22:24 来源: 皮革科学与工程

摘要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制革过程的恶臭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尚缺少对制革恶臭来源、成因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研究和整理归纳。文章使用德尔菲法向来自制革企业、行业协会、相关高校的51位专家发放了3轮调查问卷,研究了制革过程的恶臭程度及来源。结果表明:制革过程的主要恶臭来源为7个工序,按照恶臭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原料皮贮存、脱毛、浸灰、浸水、去肉、脱灰和片皮;恶臭物质主要是原料皮仓库、去肉机、片皮机和地面缝隙处腐败皮质产生的臭味气体、工业硫化物中的杂质气味、铵盐脱灰释放的氨气和硫化氢等。建议制革厂通过抑制原料皮腐败、保持机械和地面卫生、采用低硫保毛脱毛和无铵盐脱灰技术、喷洒除臭剂等方式来防治恶臭污染。
图文导读
结论
采用德尔菲法研究了制革过程的主要恶臭来源,专家参与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所得结果基本准确。研究结果表明,制革过程恶臭程度较为严重的工序包括原料皮贮存、脱毛、浸灰、浸水、去肉、脱灰和片皮,其中原料皮贮存过程的恶臭程度最为严重;恶臭主要来源于原料皮的腐败、脱毛过程使用的硫化物以及脱灰过程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但从制革各工序的恶臭程度评分均数(小于4分)和满分频率(小于20%)可以看出,制革过程的恶臭程度低于明显臭味等级,不算特别严重。根据恶臭来源,建议保持原料皮仓库和去肉片皮区域的卫生,提升原料皮防腐技术,采用无硫/低硫保毛脱毛技术和无铵盐/少铵盐脱灰技术等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喷洒除臭剂,从源头预防与末端治理两方面对制革过程的恶臭进行有效清除。
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