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我院举行陈杰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暨开题答辩论证会

点击数:17962023-06-14 00:00:00 来源: 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

  6月14日下午,我院顺利举行了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联合培养)陈杰的进站暨开题答辩论证会。本次答辩会专家评议组由四川大学王亚楠教授担任组长,评议小组成员包括有:四川大学石碧院士(流动站合作导师),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飞教授(工作站合作导师),四川大学曾运航教授,四川大学专职博后、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技术部经理唐余玲副研究员,以及博士后工作办公室贾雨蒙老师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我院院长周建飞教授主持。


  我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周建飞教授详细介绍了陈杰博士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前期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就做好科研工作对其提出了恪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等明确的要求,也向四川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合作导师石碧院士及各位评议专家对我院博士后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研究院也将持续加强博士后管理与服务工作,严格遵照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温州市鹿城区人社局和合作院校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相关归口部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敦促和指导博士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陈杰博士主要针对当前含汞废水处理过程中对汞离子吸附难以兼具选择吸附性能高、吸附容量大和可便捷循环再生等需求这一难题展开陈述,计划将以《面向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皮胶原纤维膜基复合材料研究》为主要内容完成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工作。

  与会专家对陈杰博士在站期间的课题研究计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陈杰博士选题新颖,能够有效聚焦行业要点,工作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并认可其能够按时并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也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和突破自我。经博士后进站暨开题论证评议小组评议,一致同意陈杰博士通过开题答辩。



  期间,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联合培养)叶晓霞也对其课题《基于皮胶原纤维构筑高性能苯胂酸类污染物吸附分离材料》研究工作从SCP@MZF对 p-ASA吸附行为研究、SCP@MZF吸附性能评价、连续分离实验与再生利用性能研究等方面进行了阶段性汇报。双方合作导师就叶晓霞博士当前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研究计划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以来,我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借助于高校院所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平台优势,不断创新培育模式,优化管理机制,积极推动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高水平优秀人才梯队的建立。


  陈杰简历(2023年2月进站)

  陈杰,男,1990年生,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2022)。2019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先后进入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和石油化工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高分子聚合物/皮胶原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制备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0804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5130)、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T190051)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件,已授权5件。

  叶晓霞简历(2021年12月进站)

  叶晓霞,女,1989年生,福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皮革学会会员(2020),福建省科技特派员(2021)。2019年6月,毕业于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大学)生物质化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皮胶原纤维和木质素等可再生资源的高质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803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5131)、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T190053)等多项科研项目;同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已授权4件(其中一件获2017年度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



www.wzxgcyyjy.com浙ICP备2021001742号-1

WZ@shoeLR.com

温州市鹿城区丁桥路温州鹿城总部经济基地B04幢(地图)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1 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