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循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

点击数:80662021-01-12 03:31:28 来源: 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

1、“可呼吸”性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制备新技术  

   针对工业上现有机械法制造发泡层过程中所得泡孔稳定性和均匀性不好的问题,研究环境友好和简单易工业化的新型发泡技术,制备泡孔稳定性及均匀性均佳的发泡层,解决水性聚氨酯合成革透气性和手感不佳等问题,助力合成革产业向清洁化生产转型升级。


2、医用胶原、胶原基生物材料  

  由于医用胶原卓越的生物学性能,已成为生物材料的重要原料,在医疗行业应用广泛。小试生产质量(结构和性能)达到国家标准,产业化技术成熟,生产技术领先同行(非美容、食品级明胶及降解产物可比);胶原基生物材料:止血材料(止血快、可降解、可吸收)、抗钙化生物补片(体内填充,可用于美容、丰胸等领域)等。


3、 鞣前牛毛中角蛋白的高效生物提取及应用技术

   牛皮是制革工业中使用最多的原料皮,传统牛皮制革中脱毛工序采用的是毁毛脱毛,即将牛毛直接在硫化物溶液中降解,但此法会造成废水中高负荷的硫化物和有机物污染,大大增加废水处理难度。因此制革企业现在广泛使用保毛脱毛技术,但又出现了废弃的牛毛如何处理的新问题。

   牛毛中含有丰富的角蛋白,且结构中含有巯基等反应性官能团,在精细化学品、蛋白基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都有研究应用。本研究中心采用高效的生物技术从废弃牛毛中提取角蛋白,再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其改性,产物作为复鞣剂、涂饰剂和补伤膏等原料回用于制革工业,从而达到闭环高效回用,具体过程如下图1所示。


 

1 鞣前牛毛角蛋白的生物提取及其在制革工业中的回用


4、皮胶原纤维物理改性再制造制备复合皮革技术

   我国是世界的第一制革大国,每年的皮革产量约达6亿平方米,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虽然制革工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皮的利用率仅为35%,剩下的大部分都成为固体废弃物,仅2018年全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达200~250吨。已有的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图2)直接再利用率低,以化学处理、分离提取为主的间接资源化利用,处理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

 

图2 制革废弃物资源化情况


    基于此,本研究中心采用物理处理方法为主,将鞋革固废研磨成活性粉体,得到松散的皮胶原纤维,然后通过再制造技术将其均匀分散到极性与之相差不大的基质中,最终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皮革产品,实现鞋革固废的有效高值回收利用,具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鞋革固废通过在制造技术与其它基质一起制造复合皮革


www.wzxgcyyjy.com浙ICP备2021001742号-1

WZ@shoeLR.com

温州市鹿城区丁桥路温州鹿城总部经济基地B04幢(地图)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1 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 版权所有